2013年04月30日 01:18
α 脑波
人脑中有许多的神经细胞在活动著,而成电器性的变动。也就是说,有电器性的摆动存在。而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就像波动一样。脑中的电器性震动我们称之为脑波。用一句话来说明脑波的话,或许可以说它是由脑细胞所产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脑细胞活动的节奏。
十九世纪末,德国的生理学家汉斯·柏格看到电鳗发出电气,认为人类身上必然有相同的现象,而发现了人脑中电气性的振动。後来,藉由图表来补捉脑波,才得知振动的存在。由於这和人类的意识活动有某种程度的对应,因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
由於电子工学的进步,脑波的周波数也得以用仪器测定。国际脑波学会就针对不同震动的周波数,定以α、β、δ、θ之名。
β波 | 14赫兹以上 | 在β波为优势脑波时,人清醒时大部份的脑波状态。随著β波的增加,身体逐渐呈紧张状态,准备随时因应外在环境作反应。大脑能量除了维持本身系统的运作外,尚须指挥对外防御系统作准备,因而消减了体内免疫系统能力,在此状态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费较剧,快速疲倦,若没有充份休息,非常容易堆积压力(这是现代人的通病)。然而,适量的β波,对积极的注意力提升,以及认知行为的发展有著关键性的助益。 | |
α波 | 8-14赫兹(1秒内振动的次数) | α为优势脑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由於在这种状态下,身心能量耗费最少,相对地脑部所获得的能量较高,运作就会更加快速、顺畅、灵感及直觉敏锐,脑的活动活泼。现代科学积极倡导α波是为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道理就在於此。 | |
θ波 | 4-8赫兹 | θ 波为优势脑波时,人的意识中断,身体深沉放松,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入定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由於意识中断使得我们平常清醒时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过滤机制被埋藏起来,因而大开心灵之门,对於外界的讯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Hyper-suggestibility),这就是为什么人在被催眠时会容易接收外来的指令。此外,θ波与脑部边缘系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对於触发深层记忆、强化长期记忆(LTP)等帮助极大,所以,在科学界称Theta波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The Gateway to Learning and Memory。 | |
δ波 | 0.4-4赫兹 | δ波为优势脑波时,为深度熟睡,无意识状态。人的睡眠品质好坏与δ波有非常直接的关联;δ睡眠是一种无梦且很深沉的睡眠状态,通常一夜正常的睡眠周期会出现四至五次,而发生在睡眠初期第一个出现周期是无梦的δ波(Non-REM)状态,所以,如果在辗转难眠时,能让自己召唤出近似δ波边缘状态的身心感觉(当然要经过训练),您就可以很快地摆脱失眠并进入深沉睡眠,真正睡美容觉追求的就是这种时间短但深入的睡眠。此外,根据科学研究,δ波亦是开发人类直觉雷达系统,以及超能神密力量的关键。 |
α波又分为三种:
慢速α波 | 8-9赫兹 | 临睡前头脑茫茫然的状态。意识逐渐走向模糊。 |
中间α波 | 9-12赫兹 | 灵感、直觉或点子发挥威力的状态,身心轻松而注意力集中。 |
快速α波 | 12-14赫兹 | 高度警觉,无暇他顾的状态。 |
·引导出潜在能力 | |
·提升记忆力及集中力 | |
·发挥灵感及创造力 | |
·增强身心健康、自然自愈力 |
美国的纽瓦克工科大学道格拉斯·狄恩和乔·米哈拉斯基两位教授,调查了曾在市场推出热门商品的企业负责人,并将其推出热门商品的来龙去脉做成报告。报告结果指出,开发出畅销产品的负责人,大多数是私底下藉由生物体自我控制法或是冥想法来达到α波的强化者,或是参加传授强化α波方法的研讨会者。
潜能的秘密
潜能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所谓的潜意识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潜意识内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资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
|||
|
|||
潜在意识的世界,是超越三度空间的超高度空间世界。潜意识一经开启,将和宇宙意识产生共鸣,宇宙资讯就会以图像方式浮现出来,心灵感应等
ESP能力
也将一一出现。爱因斯坦把第四度空间定位为「时间和空间合而为一的世界」,这项说法在现实世界固然难以想像,但在潜在的世界则可能存在。每一个人都具备潜意识的存在,只是过去并没有这种体认。潜意识的发现始自催眠术。现代催眠术的原始型态是奥国维也纳的医师佛朗兹·安东·梅斯梅尔所创立。但是第一次提出人类具有潜在意识学说的人,是弗洛依德。 |
|||
|
|||
|
|||
|
|||
潜 能 的力量
|
|||
人類的潛意識具有超越一般常識,幾乎可稱之為全然未知的超意識能力。舉凡人類的直覺、靈感、夢境、催眠、念力、透視力、預知力等都是潛在能力的具體表現。而這種能力一直就秘藏在我們的腦裡,是一種超越時間、跨越空間,與無限境界相連結的能力。有人常以「奇蹟」或「超能力」來解釋某種神奇的力量,其實指的就是潛意識的力量,任何人只要懂得開發這股與生俱來的能力,那麼幾乎沒有達不到的願望。 |
|||
|
|||
許多成功的人物之所以能夠實現他們的夢想,主要是因為他們將渴望和思想具體化、形像化,他們具有按照成功來思考問題的習慣。他們心理所想,行為所做的都是朝向成功,因而最後都成為事實。英國小說家毛姆曾說:「人生實在奇妙,如果你堅持只要最好的,往往都能如願。」每一種思想,只要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加以貫徹,遲早都會夢想成真。俗話說,能夠設想的東西,都能成為現實。今天,我們所享受的千百種發明,不都是思想化的結果嗎? |
|||
|
|||
21世紀,誰能掌握身心力量的運用,誰就是贏家!現代人不斷地追求成功、想要有所成就,也希望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很難做到,關鍵到底為何?在生活周遭有很多的例子告訴我們,不論您是否聰明絕頂,或是習得各種工作技能,成敗往往就在您的心念之間。
|
|||
人的頭腦就好比是一部超大型的電腦,它不僅控制了思想和學習,它也掌控了感覺、情緒、以及身體的各種反應,這不可思議的能量資訊系統主宰著我們一生的發展。如何正確地輸入和有效地提升我們這部超大型的電腦,讓我們的心智功能得以發揮,這將會是您成功致勝的關鍵! |
潜意识论
人脑接受信息的方式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接收两种方式,我们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有形或无形的刺激,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有意识接收是人脑地于周边事物的刺激有知觉地接收信息;而无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觉地接收,这就是所谓潜意识.
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均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三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储存量的120万倍.如果人类发挥出其一小半潜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获12个博士学位.
根据研究,即使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其大脑的使用也没有达到其功能的1%,人类的智慧和知识,至今仍是"低度开发"!人的大脑真是个无尽的宝藏,可惜的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忽略了如何有效的发挥它的潜能-----潜意识中激发出来的力量.
潜意识的六大特征:
1.能量巨大: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4.易受图像刺激
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开发潜意识的渠道:
1.听觉刺激法:
当你恐慌,害怕,缺乏自信时,大喊几声,就像举重,搏击喊叫一样,可以立即恢复力量.声音的力量可以影响你的信念,带来积极的行动.在你的家中或其它地方一直放潜意识录音带,可以不注意它,它也可以进入你的潜意识中,就是在睡眠中也可以放着,因为耳朵是24小时张开的,意识听不到,但潜意识能照样听到,效果仍然很好.
2.视觉刺激法:
在房间建立一个梦想板,把自己的目标画成图片剪下来,贴在梦想板上天天看,可以天天刺激你的潜意识,达成你的梦想.
3.观想刺激法:
利用潜意识不分真假的原理,在大脑中引导出你所希望的成功场景,从而达到替换你潜意识中负面思想的目的,通过反复的观想暗示,改变自我意像,树立成功信念,并使自我产生积极的行动,达到预定的目标。
潜意识名言录: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在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英国当代动机大师·理查丹尼 RICHARD DANNY
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只靠道德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经常描绘自己将来的幸福形象,并依靠万能的潜意识来帮忙实现。潜意识一旦接受事情后,就会想尽办法去实现它,之後你只要安心等待,就可以了。
——世界著名研究精神法则、潜意识权威·乔瑟夫摩菲 MURPHY
每一个人都具有特殊能力的电路,但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所以无法充分利用,就好像怀重宝而不知其在;只要能发掘出这项秘藏的能力,人类的能力将会完全大改观,也能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
——超右脑革命作者、日本科学会顾问·七田真
如果每个人都能想像自己的梦想,梦想就可能出现。尽量试著在脑海里具体的拼凑出它的雏型
——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
我这一生不曾工作过,我的幽默和伟大的著作都来自于求助潜意识心智无穷尽的宝藏。
——马克吐温
那些最能干的人,往往是那些即使在最绝望的环境里,仍不断传送成功意念的人。他们不但鼓舞自己,也振奋他人,不达成功,誓不休止。
——Unlimited Power 作者·安东尼罗宾 灵
感并不是在逻辑思考的延长线上产生,而是在破除逻辑或常识的地方才有灵感。
——爱因斯坦